中医泡脚历史悠久,最早的文献记载可追溯至晋代《肘后备急方》,至今已有千余年历史。
在古代,人们就常以泡脚来保护身体健康,尤其是在秋冬季节。
泡脚的必要性
在秋冬时节,泡脚不仅舒服暖身,还有诸多好处。
一方面,根据热胀冷缩的物理原理,热水泡脚可以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,防止冻疮。对于心血管疾病的患者,局部血液的运行可以促进心血管的血液回流,缓解心胸部的疼痛不舒和胸闷。
另一方面,中医认为,脚是人体的第二个心脏,正确泡脚能促进血液循环、排出体内寒气。尤其在晚上泡,更能驱散一天的疲惫,放松身心,促进睡眠。
泡脚的注意事项
01丨泡脚的时间安排
19时-21肾经气血最弱,是最佳的泡脚时间。在此时间段泡脚,可以滋养肝肾、填补精血。泡脚时间不宜过长,20-30分钟为宜。且饭前、饭后不宜泡脚,会影响胃腕部的血液供给,导致消化不良。
02丨泡脚的水温选择
四季更迭,泡脚的水温亦需随季节的变换而进行调整。
夏季气候炎热,泡脚水温可适当降低;
冬日气候严寒,水温则可稍高一些。
通常而言,选择 40℃左右的温度较为适宜。倘若在浸泡过程中水温变凉,可根据实际情况添加热水。当身体微微出汗或者不出汗时,表明水温合适;而大汗淋漓则提示水温过高。
03丨泡脚的容器选择
泡脚适宜选用木桶,因为木桶的保温效果颇为出色。
在泡脚时,除了浸泡足部之外,还可以借助温水刺激膝盖以下的穴位,所以桶的高度最好能够让水面没过足三里的位置。
此外,泡脚还需注重桶的清洁与卫生。每次在泡脚前后,都可以使用 84 消毒液对桶进行清洗,以防滋生菌落,避免导致足部感染。
泡脚的贴心伴侣
01丨泡脚中药搭配秘籍
“中药洗脚,功效堪比吃补药。” 我们能够依据不同的体质以及不同的疾病状况等,挑选适宜的药物进行泡脚。体寒之人通常表现为畏寒怕冷、难以温暖,此时可选用艾草、花椒、红花等具有温通作用的中药。倘若足部存在真菌感染,瘙痒难耐,可搭配苦参、白鲜皮、百部、土荆皮等能够燥湿止痒的中药。大多数常见的慢性疾病均可通过泡脚来辅助治疗,然而具体何种疾病该选用何种药物,建议前往就诊专业的中医医师,采用其经过辨证论治之后给出的方子进行泡脚。
02丨如何选择足浴包
中医科医生会根据不同病人各自的疾病及证型,调配专属于个人的足浴包。如安神助眠散、痛经散、减肥祛湿散、调经散、祛风止痛散等……
03丨以下情况不宜泡脚
1.经期及妊娠期女性;
2.严重肿瘤及心脑血管疾病患者;
3.下肢动脉闭塞、 静脉血栓、静脉曲张患者;
4.严重糖尿病及糖尿病足患者。
泡脚,您学会了吗?
免责声明:本文仅做健康科普,不用于任何商业广告目的,且不提供诊疗建议。如有相关疾病,请及时于正规医院就诊,谨遵医嘱。其中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,我们将尽快删除。
供稿:中医科 陈媚 编辑:宣传办
一审:杨君、黄友佳 二审:刘艳平 三审:涂剑
栏目:妇幼健康科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