岳阳市妇幼保健院儿一科
成功救治重症百日咳患儿
百日咳是由百日咳鲍特菌引发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,其病程通常长达 2 至 3 个月,因而得名 “百日咳”。
在今年,百日咳的病例数量较之于去年呈现出明显上升态势,其中更有众多重症患儿。尤其是对于那些 3 月龄以下、尚未到达接种百日咳疫苗年龄的婴儿而言,百日咳危害极大,极易发展成为重症。
就在今年 10 月份,我科成功救治了一名仅 1 个月 15 天的重症百日咳患儿。
小宇(化名)为 33+6 周的早产儿,因 “咳嗽 6 天,加重 1 天” 前来我院住院治疗。入院之后,小宇的咳嗽不断加剧,甚至出现唇周发绀以及频繁呼吸暂停的状况。
完善血常规检查显示,白细胞计数为 23×10⁹/L,且以淋巴比例增高为主。病原学检查结果表明,小宇为百日咳(耐药)合并沙眼衣原体感染。
蔡家平主任查房后,判断小宇患有重症百日咳,目前正处于痉咳期。于是,蔡主任立即为患儿启用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。考虑到患儿年龄未满 2 个月,针对性地选择了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联合红霉素进行抗感染治疗,同时配合甲泼尼龙抗炎、丙种球蛋白调节免疫以及雾化等对症治疗方案。此外,还安排了高年资护理团队对小宇进行特级护理,及时拍背吸痰以保持呼吸道通畅,并仔细记录孩子的病情变化。
在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与精心照料下,小宇逐渐脱离呼吸机,咳嗽明显减轻。最终,小宇在住院 19 天后,病情稳定,治愈出院。
什么是百日咳?
百日咳是由百日咳鲍特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,传染性极强,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等传播,百日咳的典型表现为阵发性痉挛样咳嗽,伴有“鸡鸣样”吼声,症状晨轻夜重,影响睡眠,常在咳嗽后出现呕吐,可致面部、眼睑浮肿,重者颅内出血。
新生儿和6月龄以下婴儿咳嗽后常会引起发绀、呼吸暂停、惊厥甚至心脏停搏。如有疑似症状,尤其是有明确百日咳接触史的患者,建议尽早就诊,进行百日咳鲍特菌的PCR检测,及时确诊和治疗。
什么是重症百日咳?
重症百日咳临床表现:反复出现呼吸暂停、低氧血症或呼吸衰竭、百日咳脑病、肺动脉高压等。
3月龄以下、未接种百日咳疫苗、早产儿及低出生体重儿、存在先天性心脏病者、白细胞计数>20*109/L是重症百日咳的高危因素,需特别重视,警惕并发症的发生。
百日咳如何预防?
01丨及时接种百日咳疫苗。接种时间是3、4、5月龄和18月龄各接种1剂,流行时易感人群仍需加强接种。
02丨对于无法接种疫苗者,在暴露后21天内(尽可能暴露后1~2 周内)接受药物预防,药物选择、剂量、疗程与治疗相同。
03丨隔离感染者:呼吸道隔离至少到有效抗菌药物治疗后5天,对于未及时给予有效抗菌药物治疗的患者,隔离期为痉咳后21天。
04丨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,勤洗手,尽量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。
免责声明:本文仅做健康科普,不用于任何商业广告目的,且不提供诊疗建议。如有相关疾病,请及时于正规医院就诊,谨遵医嘱。其中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,我们将尽快删除。
供稿:急诊/儿一科 刘畅 编辑:宣传办
一审:蔡家平 二审:刘艳平 三审:涂剑
栏目:妇幼健康科普